中频淬火工艺运行情况是什么
1)上料:用行车将钢轨吊至移动台车上,手动调整钢轨在移动台车上的位置,保证钢轨与移动台车在行进方向平行.钢轨吊装数量可为1~2根.
2)开机:启动冷却塔电动机,使冷却塔对中频电源柜、电容器、淬火变压器、感应器线圈及汇流铜排等部分进行水冷却.
3)开启中频电源柜,调整电源功率.
4)开启消谐补偿柜,使消谐补偿柜处于工作状态.
5)启动移动台车电动机,通过PLC变频器变频调整台车行进速度.
6)门架上固定气缸上升,带动加热装置上升到高工作位置.
7)固定架两侧电动机移动,调整加热装置左右方向移动,落下淬火感应器,确保淬火感应器刚好压在钢轨上.
8)输入钢轨工艺参数和电参数:电网电压波动±10%,频率波动50Hz±10%,中频电压600~800V,频率900~1100Hz , 功率:180~200 kW,水压0.2MPa.钢轨轨头加热到900~980℃后适量喷雾冷却,余温控制在420~600℃.
9)开车移动工件完成整个淬火过程.
10)卸料.
齿轮出现软点缺陷的原因及对策如下:
1、齿轮表面局部脱碳、锈蚀或附着有脏物(如涂料),淬火时未脱落,导致局部冷却速度太慢,为此,我们应采用机械加工去掉脱碳层,清洗干净齿轮表面,按要求部位认真涂覆防渗涂料。
2、淬火冷却介质不净(有杂质)或使用温度过高,为此,我们应保持淬火冷却介质的清洁,合理降温。
3、淬火冷却介质能力差,针对于此,我们应更换淬冷烈度高的淬火冷却介质。
4、原材料有缺陷或预备热处理不当,在钢中保留了大量的大块铁素体或带状组织,表面有脱碳现象。为此,我们应重新淬火,但应先采用高频淬火机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防止齿轮表面脱碳。
5、加热温度低,对此,我们应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
6、原始组织不均匀,有较严重的带状组织或碳化物偏析,针对于此,我们应对原材料进行锻造和预备热处理,使组织均匀化。
本文简单介绍了齿轮软点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其他缺陷的解决措施,您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螺钉旋具头改进使用高频淬火机热处理
目前45钢螺钉旋具头的淬火大多采用盐浴炉来加热,其缺点式加热效率低,仅预热就达2小时之久,劳动强度大,有的单位用高频感应淬火,但由于工件需采用逐个手动加热,生产效率也不高,通过对高频设备的改装和调试,感应加热在螺钉旋具自动淬火线上成功应用。在工作过程中,它受到频繁的冲击、磨损,为此,不少厂家采用中频淬火炉进行热处理,效果非常好,满足了工作的需要。
某厂对60KW高频淬火机感应器进行了改造,由原来圆形改成了扁形,这样螺钉旋具依靠传送带一排排的通过感应器进行加热门大道预定温度后再经感应器尾部的喷水装置来完成螺钉旋具头的淬火。
感应器由圆形改成扁形,减少了感应器内磁力线密度。螺钉旋具要顺利通过感应器,间隙不能太小。若为'一“字头,则间隙更应该大写,所以高频加热设备的负载很小,在调试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麻烦。淬火设备工作基本正常,但功率输出还不大,加热速度很慢,针对这些问题,在感应器加上了导磁体。利用导磁体的磁异特性和驱流作用,改变了高频电流环状效应的影响,是高频磁场集中在导磁体开口处,缩小了感应器与工件加热表面的有效间隙,集中了磁力线,加热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加热效率。(3)表面淬火十低温回火它是决定齿轮表面性能的关键工序,采用淬火机进行表面淬火可提高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使其具有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负荷的能力。
通过上述对螺钉旋具淬火工艺的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减低了劳动强度,与原盐浴炉相比有一下几个特点:
1.盐浴炉功率为45KW,高频加热设备的功率为60KW(实际使用40KW)。
2.高频加热设备不需要预热,每小时4000件。
3.操作工人数量减少三个人。
齿轮淬火变形的分析和对策
7T火车后桥锥齿轮是汽车传递动力和改变速度的重要零件,工件材料为22CrMOH钢。生产中发现,齿轮热处理后部分工件出现贯穿性裂纹,另外一些齿轮发现起边超差缺陷,造成不少齿轮失效报废。
锥齿轮要求渗碳层深度为1.7-2.1mm,碳化物为1-5级,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为1-5级,表面硬度为60-64HRC,芯部硬度为35-40HRC。检验发现齿轮花键根部应力集中部位是裂纹源处,裂纹沿轴向扩展贯穿轴颈本体,部分主动齿轮裂纹严重贯穿齿根与齿顶处,开裂特征明显。金相组织检验发现,主动齿轮带状组织中铁素体带处是裂纹源头,裂纹扩展并与带状组织平行。部分裂纹呈锯齿状形貌,同事出现严重的次生裂纹,部分裂纹呈碎裂状形貌。此缺陷会大大影响钢铁件的正常使用,因此,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认为,从动齿轮畸变超差失效是因工件组织均匀性差,带状组织严重引起的,工件在热处理中各个部位膨胀系数以及相变比体积变化差异大,引起较大的组织应力,造成工件畸变过大超差而失效。主动齿轮出现轴向裂纹系因带状组织严重超差造成的。由于带状组织严重,相邻部位显微组织不同,差异很大,在外力作用下,性能薄弱处和强弱带间适应力集中处,该处力学性能低而各向异性明显,并且处于高应力作用,其横向强度比纵向断裂强度明显低下,在热处理中产生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主动齿轮在应力集中薄弱区域萌生裂纹并扩展快裂。为此,通过调整回火温度,以降低基体硬度,保证抗拉强度在下限的工艺试验,以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工艺改进措施如下:
(1)生产中从首工序严吧材料检验质量关口,要求带状组织≤3级,其他各项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合格,不允许不合格材料混入生产流程。
(2)齿轮锻件毛坯件应进行金相检验,带状组织≤3级的合格坯件可进入加工程序,防止不合格锻件进入再加工工序。
(3)建议钢厂个锻造厂采用新技术工艺,提高钢材和锻件毛坯组织性能质量,为减少和消除齿轮组织缺陷和畸变裂纹缺陷失效奠定基础。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高频淬火机原理的领诚电子于2025/2/1 10:04:2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zhengzhou.mf1288.com/lingcheng-2840060706.html